災後心理關懷不停歇 臺南「彩虹風車」行動打造學生心靈防護網

在風災過後的校園裡,除了損壞的設施與滿地積水,更有許多孩子悄悄承受著不安與焦慮。為即時守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啟動「彩虹風車」心理支持行動,透過三級輔導架構,整合學校導師、輔導系統及跨單位資源,打造一條從普及關懷到專業協助的完整陪伴路徑,協助孩子走出災後陰霾,重拾生活穩定感。

導師成為第一線依靠 班級是孩子的避風港

災後第一時間,各校導師主動以電話、訊息及觀察方式關懷學生,了解其家庭狀況與情緒變化。在教室中,更透過情緒表達活動、正向留言牆與放鬆練習,幫助學生傾訴與轉化情緒,形塑班級作為心理避風港的氛圍。「謝謝老師問我還好嗎」,一句學生的回應道出這份陪伴的溫度。

輔導教師進一步支持 強化家庭連結與個別協助

針對災後情緒反應較強烈、家庭受創或求助訊號明顯的學生,學校輔導老師展開一對一輔導介入,並提供「彩虹風車安心圖卡」,協助家長與孩子一同建立自我照顧的方法。這項圖卡涵蓋「安、心、穩、訂、友、保、求」七大核心概念,成為親子間互相理解與支持的溝通橋梁。

跨局處資源整合 不讓任何一位孩子落單

當學生出現嚴重創傷反應或身心失衡狀況,教育局啟動正式通報流程,由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指派專業心理人員深入協談,並視需求轉介至衛政或社政系統,進行跨部門協力處理。從學校到市府,構築起全方位守護系統,確保高風險學生獲得即時、適切的照顧。

溫柔堅定的行動 展現臺南守護孩子的韌性與承諾

市長黃偉哲強調,硬體災後重建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心靈更需要被聽見、被接住。他感謝導師與輔導團隊的即時行動,也呼籲家長與學校共同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有愛的復原環境。教育局長鄭新輝則表示,「彩虹風車」行動是臺南教育展現韌性與人本關懷的具體實踐,未來也將持續優化災後心理照護系統,守護每位孩子的成長之路。

更多文章

「台南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 臺灣當代文學作家 葉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