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臺南鹽水,就像翻開一本活的歷史書;這座小鎮因港灣曲折如彎月而得名「月津」,早在明清時期便是南台灣重要的商貿港口;貨物、文化、信仰在此交匯,留下了獨特的街區格局與多元的廟宇建築;清代文人蔡和泉更以詩詞,為鹽水留下了「月津八景」的文化印記,這八景將自然風光、廟宇景致與庶民生活融會其中,既是文人雅士的抒懷,也映照了小鎮的生活場景。今日,鹽水以 「月津八景公仔」 的形式再現經典,透過可愛俏皮的裝置藝術,串聯起城市的街區散策,搭配集章活動與鐵馬遊程,鹽水小鎮展現出既傳統又新潮的風貌,讓旅人能一邊踩踏單車,一邊閱讀歷史、一邊享受美食。

114年9月鹽水區公所推出月津八景尋章記引起遊客熱烈響應

鹽水月津港商圈地圖
月津八景詩文典故
清代文人蔡和泉曾撰《月津八景詩》,以八景為題,描繪鹽水風光:
1. 東門曉日
「東門曉日紅霞照,城郭晨暉萬象新。」
—— 曙光灑落城門,映照鹽水的勃勃生機。
2. 里仁松濤
「松濤聲裡禮仁橋,綠蔭清風滿懷抱。」
—— 榕樹婆娑,風聲如松濤,橋畔綠蔭迎人。
3. 興隆水月
「水月橋邊看皓月,波光瀲灩入詩心。」
—— 興隆橋畔,皓月映水,波光如詩。
4. 蓮寺荷香
「蓮寺夏荷香滿院,清風拂面動禪心。」
—— 夏日荷花盛放,香氣清幽,靜心怡人。
5. 聚波漁火
「三川聚波漁火動,點點燈光照月津。」
—— 鹽水溪三水交會,夜晚漁舟燈火點點。
6. 月池蛙鼓
「月池夜蛙聲如鼓,水映明月伴清歌。」
—— 池邊蛙鳴如鼓,月光水影交錯。
7. 釋寺甘泉
「古寺清泉甘若露,滋養來人解渴心。」
—— 昔日佛寺泉水甘甜,滋潤人心。
8. 赤兔望月
「赤兔仰望銀輪掛,田園夜色伴人歸。」
—— 赤兔馬仰望明月,田園夜景靜謐。
牛墟起點 赤兔迎曙光

鹽水牛墟的典故
1. 牛墟的緣起
鹽水牛墟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是南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大墟市。墟期採用陽曆尾數 1、4、7 的日子,每旬三次(1、4、7、11、14、17、21、24、27 日),31 日則不開市。
清晨六點開始,來自嘉南平原的農民帶著牛隻、農具、農產齊聚於此,墟市逐漸成為生活物資與庶民文化的交流場。
2. 牛墟風情
如今雖少了牛隻交易,但牛墟依然保留熱鬧人聲。攤販叫賣聲此起彼落,麻油作坊飄來芝麻香,傳統米糕、滷肉飯、青草藥攤、農具店並肩而立。這裡是一場庶民的生活劇場,也是鹽水小鎮一天最具活力的序曲。
3. 赤兔望月公仔
牛墟旁的赤兔望月公仔,以兔子為設計主題,象徵土庫與菜寮間地形宛如兔子;公仔手持酒杯,象徵當時居民於暑夜裡席地賞月、飲酒的悠閒生活,象徵鹽水的田園詩境;晨曦中拜訪此公仔,不僅能感受文化符號,也能見證牛墟庶民風情的真實場景。

民眾於土庫路上與第一座相遇合影的可愛公仔-「赤兔望月」
4. 周邊美食
(蔴油龍)騰龍製油工廠:傳承百年的芝麻油,香氣濃厚。

進入鹽水熱鬧的「牛墟市場」,體驗傳統市集的叫賣氛圍,並參訪麻油龍「騰龍製油廠」,深入了解古早味麻油製作手藝
月津豆簽羹:羹湯鮮美,滑嫩豆簽入口即化,是牛墟限定的在地早餐。
東門曉日 曙光映古城

民眾於七歲姑娘廟對面、東門城垣旁合影的第二座公仔-超氣十足的「東門曉日」
1. 古城門的朝陽
鹽水東門曾是舊時月津港的門戶,曉日初升,霞光照耀城垣,是文人筆下的「東門曉日」;七歲姑娘廟旁的東門曉日公仔,正是此景的現代表徵。
2. 七歲姑娘信仰
七歲姑娘廟相傳供奉瘟神信仰,是鹽水特有的在地信仰文化;居民相信在這裡祭拜能祈求健康平安。
3. 周邊美食
阿妙意麵:鹽水最具代表的乾拌意麵,加上滷肉燥,樸實卻耐人尋味。
新營羊肉湯(鹽水分店):清晨開門,為趕墟與晨練的居民提供補元氣的熱湯。
親水公園三景 蛙鳴泉甘月映波

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一隅
親水公園是月津八景最集中的區域,三座公仔在此各展風貌,串聯起鹽水河畔最詩意的景致。
1. 釋寺甘泉
典故:昔日佛寺旁有清泉湧出,水質甘甜,旅人常在此歇腳解渴。
公仔設置:公園入口。

進入親水公園前合影的第一座公仔-「釋寺甘泉」
周邊店家:
月津懷舊食堂(肉燥飯、鹹菜鴨湯)

中午在 月津懷舊食堂大啖美食
小南米糕(魚鬆與肉燥米糕,最在地的早餐)
2. 月池蛙鼓
典故:夜間蛙鳴聲如鼓,與水中月影相互輝映,構成詩意場景。
公仔設置:親水池畔。

親水公園內與「釋寺甘泉」公仔隔岸相望的「月池蛙鼓」公仔
周邊店家:
鹽水點心城冬瓜茶(古法熬煮,甘醇清涼)
阿三意麵(全台知名,排隊必吃)
3. 興隆水月
典故:皓月映照興隆橋,波光瀲灩,文人最愛的吟詩之地。
公仔設置:興隆橋畔。

興隆橋旁的「興隆水月」公仔將昔時月港意境活潑呈現
周邊店家:
水龜伯豆花(綿密口感,配料豐富)
阿桐意麵(居民日常最愛的湯麵)
蓮寺荷香:夏荷滿池 禪意氤氳

途經鹽水小火車站了解「蓮寺荷香」公仔與日治時期糖業歷史
1. 詩意典故
「蓮寺夏荷香滿院,清風拂面動禪心。」夏日荷花盛放,幽香隨風,是鹽水昔日最具禪意的場景。
2. 公仔設置
蓮寺荷香公仔安置於台糖鹽水火車站,既呼應荷塘景色,也凸顯舊鐵道文化。
3. 周邊店家
月津客舍(咖啡與文創並存)
冰城冷飲部(古早味剉冰,是夏季必訪)
聚波漁火:廟埕煙火最迷人

午後騎行至大眾廟認識廟宇文化與「聚波漁火」公仔
1. 詩意典故
「三川聚波漁火動,點點燈光照月津。」鹽水溪、急水溪、八掌溪三水交會,昔日夜裡燈火搖曳,詩境滿滿。
2. 公仔設置
位於鹽水大眾廟前,是廟宇文化與夜景交織的地點。
3. 周邊店家
鹽水黑輪攤(庶民美食代表)
日香食品行(古早味糕餅,適合伴手禮)
里仁松濤 夜市人潮延續詩意

終站騎行至月港武廟「里仁松濤」公仔,在微風徐徐中為這趟旅程畫下圓滿句點
1. 詩意典故
「松濤聲裡禮仁橋,綠蔭清風滿懷抱。」榕樹婆娑,風聲似松濤,成為鹽水夜市的文化符號。
2. 公仔設置
設於武廟後方里仁橋,是八景的收尾。
3. 周邊店家
武廟夜市(每週三限定,鹽水雞、烤魷魚、碗粿、青草茶)
永成戲院(百年戲院,現為文創空間)
武廟夜市:庶民盛會

週三鹽水夜市人聲鼎沸
夜幕低垂,鹽水武廟廣場至三福路一帶,搖身一變成為最熱鬧的夜市。每週三限定的 武廟夜市,攤販雲集,從鹽水雞、滷味、烤魷魚到粉圓冰,應有盡有。
與白日的鐵馬八景相映成趣,夜市讓整趟旅程在庶民人情味中圓滿落幕
一日遊建議路線
06:30–08:30 鹽水牛墟(赤兔望月+早餐)
09:00 東門曉日
09:30 釋寺甘泉
10:00 月池蛙鼓
10:30 興隆水月
12:00 午餐(阿三意麵/米糕)
13:30 蓮寺荷香(火車站文創+冰品)
15:00 聚波漁火(大眾廟+老街散策)
16:00 里仁松濤(武廟參拜+戲院探訪)
18:00–21:00(週三限定)武廟夜市
結語:隨鐵馬流動的詩意鹽水
「鐵馬行 × 月津八景」是在車輪間展開的詩篇。
早晨:牛墟庶民喧鬧,赤兔迎曙光。
白日:鐵馬串聯八景,詩文與美食交錯。
夜晚:武廟夜市與廟埕煙火,最接地氣的人情味;鹽水不只是月津燈節的舞台,更是臺南最具庶民風情與文化厚度的小鎮;無論是昔時文人典故、歷史遺跡、傳統美食,還是現代公仔裝置,都讓鹽水成為一段能「吃、看、走、聽、拍」的全感官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