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臺南市舊市區唯一擁有天然水源的河川,經歷多年整治與營造,重現歷史古河道的自然美景。作為水利工程與生態保育的代表作,竹溪串聯起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成為民眾踏青賞景的理想去處,特別在春節假期吸引全臺遊客前往感受其獨特魅力。
竹溪歷史整治:11年重現自然風貌

黃偉哲市長親自視察哈赫拿爾森林公園。
竹溪的整治歷經臺南市歷任市長的努力,自102年啟動親水綠廊規劃,至今已完成兩階段工程,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願景。在黃偉哲市長任內,竹溪第一期與第二期整治計畫相繼完成,恢復了古河道的清麗景致,同時保留了原始林相風貌。竹溪已成為結合文化、自然與休閒的城市綠地,吸引市民在此運動、賞景,增添臺南的城市魅力。
森湖溪概念:打造多功能生態場域

哈赫拿爾森林公園園區步道示意圖。
市府以「森湖溪」理念營造竹溪,成功結合防洪安全與生態保育,並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金質獎。「森」代表哈赫拿爾森林,以自然解方保留原始森林生態;「湖」為日月湖,兼具棲地維護與防洪功能,湖中的日島與月島成為水位變化下的生態亮點;「溪」則是竹溪的河道,串聯步道與濕地景觀,讓民眾在自然中體驗藍綠網絡的生態之美。
文化與自然串聯:多元景點待探索
竹溪沿線串聯多個文化與自然景點,包括竹溪禪寺、水交社文化園區及五妃廟,豐富的歷史與休閒元素為旅程增色。森林園區內設有步道與手作木道,方便遊客深入探訪竹溪的生態環境。市府強調,這片原始自然美景與文化結合的空間,不僅提供運動與休閒的場域,更是一場「水與森林的對話」,展現臺南多元面貌。
春節踏青熱點:邀全民感受竹溪之美
在春節連假期間,市府邀請全臺民眾相揪前來竹溪與哈赫拿爾森林公園走春,欣賞河川與森林交融的獨特景致。從法華橋到竹溪橋,沿途步道與景觀設施提供無限驚喜。市長黃偉哲表示,竹溪不僅是臺南市的歷史代言,更象徵城市生態復甦的成功典範,期待讓更多人見證竹溪風華,再享府城春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