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黑面琵鷺度冬數量上升 棲地保育成效顯著

臺南作為黑面琵鷺在臺灣最重要的度冬棲地,今年度冬的黑面琵鷺數量顯著增加,顯示出棲地保育工作的成效。根據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統計,2025年1月19日臺南黑面琵鷺數量達2536隻,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這不僅彰顯了臺南市政府與各保育單位多年來的努力,也進一步鞏固了臺南作為黑面琵鷺最大度冬棲地的地位。

濕地環境持續優化 保育成果屢獲肯定

臺南已成為黑面琵鷺在臺灣最大的棲息覓食場所,更代表臺南在棲地的環境優化的努力逐漸顯現。

臺南擁有曾文溪口、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學甲及北門濕地等多處黑面琵鷺重要棲地,長年來透過濕地保育及環境優化措施,使黑面琵鷺族群穩定度冬。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在110至112年間辦理的濕地保育補助評鑑中,臺南市表現亮眼,共獲得1案特優及8案優等,顯示臺南在保育與棲地經營方面的卓越成果。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生態友善政策,確保黑面琵鷺與其他候鳥擁有更完善的棲息環境。

強化救護應變 降低黑面琵鷺傷亡風險

於候鳥季進行「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以提升野鳥救護應變能力。

為減少黑面琵鷺在臺灣度冬期間的傷亡風險,臺南市自2004年起,每年皆舉辦「黑面琵鷺大量鳥類傷患救援演習」,邀集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各大保育團體參與,確保救護應變機制完善。自110年度起,市府更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推動瀕危物種與重要棲地的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在七股、安南等地營造更友善的覓食環境,提升黑面琵鷺存活率。

光電設施影響傳聞不實 黑琵數量穩定成長

黑面琵鷺數量未因光電設施影響,本局將持續觀注後續調查數據。

近期外界傳言光電設施影響黑面琵鷺度冬數量,然而根據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最新數據,2025年1月19日臺南黑面琵鷺數量為2536隻,較2024年1月22日記錄的1849隻明顯增加。農業局強調,臺南市內所有依據《濕地保育法》劃設的重要濕地範圍內,均未設置光電設施,若有破壞或干擾濕地環境的行為,將依法處罰。目前觀察顯示,光電裝置未對黑面琵鷺造成影響,市府將持續監測,確保鳥類棲地安全。

持續推動棲地保育 共創候鳥友善環境

未來,臺南市政府將進一步推動黑面琵鷺棲地保育,強化濕地管理與生態維護,並呼籲民眾共同參與保育行動。市府也希望,賞鳥愛好者在欣賞黑面琵鷺優雅姿態的同時,能遵守觀賞規範,不打擾鳥類生活環境,共同為這些來自遠方的嬌客營造更友善的度冬環境。

更多文章

「台南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 臺灣當代文學作家 葉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