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推出「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深入介紹職人的生命故事與工藝價值。此次報導聚焦於神帽藝師郭春福,他專精金、銀、銅、紙神帽的製作,累積六十餘年經驗,曾親手為神像配戴超過萬頂神帽,以精湛技藝與誠信態度,獲得業界高度肯定。
從銀樓學徒到神帽大師 郭春福的工藝傳承之路

出身鹽埕的郭春福小學畢業後開始跟著舅舅學打金,出師後於1967年自行創業,開始承接銀樓委製的首飾、金牌。
郭春福自小學畢業後便投入金工領域,初期以製作首飾與金牌為主,後來因緣際會受到粧佛名師陳金泳指導,轉而專研神帽製作,並於1978年創立「金冠佛帽工藝社」。他的作品涵蓋金、銀、銅、紙等材質,成為台灣少數能全方位製作神帽的藝師,並獲臺南市政府登錄為神明銀帽技術保存者,致力於傳承與發揚這門傳統技藝。
工藝精湛 融合傳統與藝術美感

郭春福表示,神帽是配角、神像才是主角,主次關係得分明,一頂好的神帽要有畫龍點睛之效
郭春福強調,神帽雖是配件,但必須襯托神像的莊嚴氣質。他的作品比例精準、結構嚴謹,紋飾講究,每一頂帽子都展現獨特美感。他特別擅長運用「黻」紋點綴,帽桶圖案繁複卻不顯雜亂,整體流暢優美,兼顧力學與工藝之美。他的作品廣受宮廟與信眾喜愛,包括臺南大天后宮、鹿耳門天后宮、西羅殿、三山國王廟等,皆能見到他的精心之作。
六十載不輕言倦 工藝與品德並重

他的神帽形體流暢,弧度優美,兼顧力學與平衡。
從事金工超過一甲子,郭春福不僅精通「走沙地」「釘古珠」「纍絲」「鏨仔路」等傳統技法,更強調「藝德」的重要性。他認為技術可以磨練,但品德決定能否成為真正的師傅,始終秉持誠信經營。他的工藝精神不僅體現在神帽製作,也延伸至日常生活,對料理與台南美食亦頗有研究,熱衷分享在地飲食文化,希望更多人能透過工藝與美食深入認識臺南。
臺南奇人帶路 深入探索職人故事與地方文化
「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自3月起陸續推出,帶領民眾認識臺南在地職人,感受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此外,臺南近期活動豐富,包括2025臺灣國際蘭展、白河木棉花季、學甲蜀葵花文化節、螢光花泉季等,適合規劃深度旅遊。更多臺南觀光資訊,請關注「台南旅遊網」與官方粉絲專頁,探索這座文化古都的多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