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將軍區以「鹽分地帶」聞名,長年由鹽、風與海孕育出的土地,不僅蘊藏豐富的人文歷史,更展現獨特的自然生態。今年夏末,將軍區公所今(31)日舉辦的「將軍海味慢旅:鹽香海味的午後之旅」,再度吸引滿場遊客,活動以在地鹽業文化、漁村風情與信仰故事為核心,讓參與者透過親身體驗重新認識將軍區,為地方觀光注入新的活力。

參與遊程的民眾開心體驗台南的在地海鹽與爆米香的鹹甜美味
鹽與海的故事 慢旅引領走入在地文化
將軍區位於臺南西南沿岸,因鹽田、漁港與海風吹拂而孕育出「鹽分地帶」特有的生活型態。本次「鹽香海味」小旅行,特別以鹽與海為主題,結合藝術、美食、生態與信仰體驗,設計出一條兼具文化深度與旅遊趣味的行程。參與者不僅能親手製作海鹽爆米香、感受手作的溫度,還能在青鯤鯓品嚐在地海味小點,並於午後漫步扇形鹽田,欣賞夕陽灑落鹽田的壯麗景觀,透過五感體驗深刻認識將軍的人文底蘊。

參與者不僅親手製作海鹽爆米香、感受手作的溫度,還能在青鯤鯓品嚐在地海味小點,透過五感體驗深刻認識將軍的人文底蘊
活動再創秒殺紀錄 暑假尾聲報名熱潮不減
繼7月19日舉辦的「將軍海味慢旅」陸域小旅行造成轟動、報名瞬間額滿後,此次「鹽香海味」活動再次締造秒殺佳績。尤其在暑假尾聲,不僅親子家庭熱烈參與,更吸引許多團體踴躍報名。從在地居民到外縣市旅客,皆展現對「鹽分地帶」旅遊的高度期待,也凸顯民眾對將軍區在地文化與海洋體驗的熱情支持。

在暑假尾聲,不僅親子家庭熱烈參與,更吸引許多團體踴躍報名
五感沉浸體驗 串聯美食、鹽田與廟宇文化
本次活動路線設計環環相扣,從手作到品味再到人文探索,完整呈現將軍特色。遊客在「爆米香DIY」中,感受到海鹽融入傳統零食的獨特風味;隨後品嚐青鯤鯓的在地小點,鮮味十足,呼應海洋的滋味。午後則走進扇形鹽田,欣賞在地鹽業的歷史痕跡,夕陽下的鹽田宛如金色畫布,令人流連忘返。最後更參訪廟宇與鹽田故事場域,從信仰與人文視角,體驗這片土地的精神力量,讓旅程留下難忘記憶。

透過參訪廟宇與鹽田故事場域,從信仰與人文視角,體驗這片土地的精神力量,讓旅程留下難忘記憶
將軍區長強調觀光振興 鹽與海的結合帶動經濟
將軍區長許博森指出,風災過後,公所除了積極復原民眾生活,更重要的是透過觀光逐步帶動地方經濟。「海味慢旅」活動以在地食材、鹽業文化及漁村信仰為元素,串聯飲食、景觀與文化,展現將軍獨特的生活樣貌。許區長強調,透過旅遊串起在地產業鏈,不僅能帶動觀光人潮,更能讓文化資產被更多人看見,逐步形塑將軍區的品牌價值。

將軍海味慢旅:鹽香海味的午後之旅,在美麗的生命之樹與夕陽為背景下,留下最美的記憶
接軌大型活動 「將軍吼」與慢旅相互輝映
緊接在「鹽香海味」之後,將軍區將於9月6日至7日迎來年度盛事「2025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這場南台灣最大型的夏季音樂節,結合多組知名音樂人演出、在地美食市集與壯觀煙火秀,兩日可望吸引近十萬人潮。將軍區公所期望藉由「將軍吼」與「海味慢旅」雙主軸,打造「文化+觀光」的品牌策略,讓民眾在體驗音樂激情之餘,也能認識將軍的海洋故事與鹽業風華。

歡迎民眾下個周末再度造訪將軍區,一起欣賞一年一度的台南夏日音樂季--將軍吼
豐富遊程內容 深化地方魅力與品牌價值
根據本次小旅行的實地紀錄,參與者除了動手體驗、品嚐海味與欣賞景觀外,也在導覽員的解說下認識將軍區的漁村故事與歷史傳說。這種從「吃」到「看」再到「聽」的多層次體驗,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助於地方觀光品牌的長期推廣。無論是家庭出遊、團體旅遊,或是深度文化探索,「海味慢旅」都展現了兼容並蓄的旅遊魅力。
「海味慢旅」不僅是一次活動,更是將軍區推動永續觀光的策略之一。藉由串聯鹽田、漁港、信仰廟宇與地方美食,將軍區正積極打造「鹽與海」雙主題的觀光品牌;隨著「將軍吼」音樂節與更多旅遊活動持續推出,將軍區有望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並讓這片「鹽分地帶」的故事在台灣觀光版圖上持續發光。

將軍區有望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並讓這片「鹽分地帶」的故事在台灣觀光版圖上持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