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區加速觀光潛力場域活化 馬沙溝安檢所與將軍漁港同步推動產業轉型

臺南市將軍區近年致力於推動觀光產業升級,因應在地觀光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區公所於8月29日召開「觀光潛力場域發展協調會」,針對馬沙溝安檢所活化計畫與將軍漁港休閒用地發展進行跨單位協調。透過中央與地方的合作,將軍區期望加速土地活化,創造新的觀光亮點與就業契機,打造結合產業、文化與生態的濱海特色旅遊模式。

馬沙溝安檢所活化計畫啟動,結合文化與休憩機能

㵘研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田偉成總經理對馬沙溝安檢所提出需多創新觀光設施規劃可能性

馬沙溝安檢所原為舊漁港安檢勤務據點,近年閒置,但地處將軍溪出海口,鄰近馬沙溝3D彩繪村與「將軍吼」音樂季場地,擁有濱海景觀與紅樹林生態優勢。此次會議中,㵘研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承租與開發構想,規劃將現有建物轉化為文化咖啡空間、生態展示館或旅遊休憩設施,並串聯步道與周邊景點,期望成為結合在地特色的慢旅據點,吸引遊客駐足。

將軍漁港打造一站式體驗,規劃露營與住宿設施

維戈休閒遊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自110年承租商三用地打造「雙吉船之棧休憩村」,並以雙吉福氣號為南方四島跳島航線母港。然而隨著深度旅遊與長時間停留需求增加,一日遊服務已難發揮最大效益。業者因此提出三階段策略,包括短期釐清用地承租條件、中期啟動空間設計、長期建構合法住宿與露營設施,藉此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推動港區多元觀光發展。

 

行政協調平台建構,加速法規與用地釐清

由於將軍區內多處具觀光潛力的場域屬於國有財產,涉及地目及法規限制,長期以來導致閒置與效益不足。此次會議邀集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市府觀光旅遊局、農業局、財政稅務局、地政局及警察局等單位,共同就用地規劃、法規適用與租用程序進行討論,建立合作機制與行政時程,為場域活化奠定制度基礎。

結合信仰文化、生態教育與慢旅體驗,發展多元觀光路線

在地資源豐富,包含聖流堂、李聖宮等信仰據點,以及紅樹林與潟湖生態環境,具備推動環境教育與文化導覽的潛力。透過串聯親水步道、觀景平台與藝術展演場域,可塑造兼具「文化+生態+慢旅」的旅遊體驗模式。業者亦規劃將安檢所周邊空間轉化為特色市集、攝影打卡點及濱海活動據點,進一步提升遊客參與感與停留意願。

將軍吼音樂節加乘效益,延伸白天遊港夜間露營模式

「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自舉辦以來已累積14屆,每年吸引近十萬人次,為地方觀光帶來龐大人潮與媒體關注。若能結合漁港露營區與市集活動,將形成「白天遊港、夜間露營」的全新旅遊模式,不僅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更能擴大消費效益,帶動區域經濟動能。

一年一度的台南夏日音樂季--將軍吼

參考成功案例,驗證濱海露營區可行性

會議中亦分享台灣各地成功的濱海露營案例,如基隆和平島結合地質導覽與露營、墾丁白砂推出免裝備露營、澎湖青灣山城發展高級Glamping等,皆展現延長遊客停留、創造多元收益的成效。這些經驗提供將軍漁港推動露營區的重要參考,顯示市場具高度接受度與發展潛力。

區長強調市府支持,推動濱海永續與地方振興

將軍區長許博森表示,自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市府積極投入資源推動濱海地區產業整合與觀光發展。此次同步推進馬沙溝安檢所與將軍漁港計畫,不僅兼顧空間活化與觀光效益,也可帶動就業與產業升級。未來將持續透過中央與地方協作,加速行政程序,朝向濱海永續、文化創新與地方振興的願景前進。

此次協調會的召開,展現將軍區推動觀光潛力場域的決心。透過跨單位合作,將軍區正積極形塑兼具「海洋產業+觀光休憩+文化教育」的多元模式。未來,馬沙溝安檢所活化與將軍漁港休憩規劃若能順利落實,不僅有望打造出台南濱海觀光的新典範,更能成為驅動地方經濟、串聯南方海洋旅遊的重要引擎。

更多文章

「台南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 臺灣當代文學作家 葉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