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花神走進巷弄時光 臺南「三老爺宮-十二花神」特色孔蓋正式啟用

 

臺南街頭又多了一道風景!由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與北區區公所攜手打造的「三老爺宮-十二花神」污水特色孔蓋今(15)日正式啟用,副市長趙卿惠親自主持,立委、議員與在地民眾熱情參與,共同見證這場文化與公共建設的美麗融合。以十二花神為創意發想,將信仰藝術轉化為腳下的文化圖騰,邀請大家一起「踩出文化新腳步」。

從廟宇壁畫到街角風景

三老爺宮位於臺南市北區,為鎮北坊的開臺聖地,其正殿獨特的「十二花神」壁畫由畫家薛明勳繪製,為全國廟宇中罕見的藝術珍品。

「三老爺宮」位於臺南北區,是鎮北坊的開臺信仰重地,殿內罕見的「十二花神」壁畫由藝術家薛明勳精心繪製,象徵四季更迭與人文意涵。此次特色孔蓋的設計靈感便源自這幅作品,將花神與花卉意象結合,轉化為風格獨特的孔蓋圖樣。目前已推出四款,包括正月梅花-柳夢梅、二月杏花-楊貴妃、三月桃花-楊六郎、四月薔薇-張麗華,共設置40處,散布於北華街、裕民街、長北街及周邊巷弄,為市街注入新意與故事感。

文化藏在腳下 街道成為畫布

設計團隊採用花卉意象,將「十二花神」中的花卉元素轉化為孔蓋圖案,展現宗教文化的尊重與創意的結合

自109年起,水利局便開始與在地文史團隊合作,推動污水特色孔蓋計畫,先後於普濟殿、蝸牛巷、永樂市場等地設置13款圖騰孔蓋,讓市民與遊客在日常行走中「偶遇歷史」。這次的「十二花神」系列不僅延續這項文化工程,也預計未來三年內陸續完成全套12款,讓北區成為臺南特色孔蓋的另一亮點區域。

地下建設連結人文風景

此次「三老爺宮-十二花神」孔蓋的推出,延續了這一文化創新的精神,預計未來三年內,將陸續推出12款特色孔蓋

污水下水道工程雖不顯眼,卻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提升生活品質與生態永續的關鍵。黃偉哲市長強調,這些結合在地文化的孔蓋,不僅提升市容美感,更讓原本被忽視的基礎建設成為文化亮點。也請市民朋友體諒施工期間的不便,並支持市府持續推動污水系統建設,一起用行動守護生活環境,也走進屬於臺南的文化詩意與歷史溫度。

更多文章

「台南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
- 臺灣當代文學作家 葉石濤